良心時代運動

An Era of Conscience

覺醒團結力量大 小蝦米也能贏大鯨魚

(記者白玉凡/台北報導)   

 
「小蝦米贏大鯨魚」與談學者專家,左起翁意茹律師、傅馨儀律師、林天財律師及彭建文教授。  
   
 
神氣家族人生智慧寶庫公益講座「小蝦米贏大鯨魚」,吸引關心賦稅人權等基本權益的民眾踴躍參與,期待透過全民意識覺醒,團結一致,防止公權力繼續違法濫權。  

     11月8日週日下午由國父紀念館、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及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台北、金門、馬祖分會聯合主辦的「神氣家族人生智慧寶庫公益講座」,特別邀請學者專家以「小蝦米贏大鯨魚」為題,探討原應保護人民的公權力被濫用,變成傷害人民的利器時,像小蝦米般的老百姓,要如何打贏猶如大鯨魚的政府,保障自己的基本權利?

    日前四度蟬聯臺灣高等法院績優調解委員的法律扶助基金會台北、金門、馬祖分會會長,同時也是中華人權協會賦稅人權委員會主委林天財律師,以自身的小故事,分享如何透過「理念、抗爭、協助、搭橋、平台」五個階段,用自己法律專業幫助弱勢更進一步串聯更多良善力量改變社會。林天財很感激太極門師徒2012年在印度第13屆全球首席大法官國際會議中推動「賦稅人權宣言」連署,他指出,我們從小被教育納稅是國民應盡的義務,卻沒有人告訴我們,盡義務的同時也應享有「賦稅人權」;我們要知道納的稅用到哪裡去?有權利知道為何要繳稅。人民有生存權的需求,政府規定的免稅額卻遠遠不及人民基本的生活所需費用,這樣的制度是不對的,這樣的政府很殘忍。他認為,理念需要一再宣揚,政府終會聽進去,不合理的稅制都應該要改。

    林天財說,有理念還要有所堅持,才會有改變,以前檢察官沒有搜索票就可直接帶隊搜索,經推動刑事訴訟法的修法,如今檢察官搜索要經過法官同意並取得搜索票,是臺灣司法人權的一大進步。個人的力量有限,凝聚團體組織的能力則不可限量,所以搭橋的工作很重要。他強調,建構一個和諧解決社會問題的平台,為當事人雙方創造雙贏,民眾才會對國家司法制度有信心,對司法人員信任。

    「正義,彰顯在哪裡?」曾任職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財稅法務的長江大方國際法律事務所傅馨儀律師表示,人生最苦的兩件事就是生病沒錢和打官司,以前她是國稅局法務人員和人民打官司都贏,但當有企業老闆跪在她面前請她高抬貴手,淚流滿面說欠稅被限制出境,無法出國談生意接訂單,怎麼賺錢還稅翻身呢? 這些話讓她內心有很大的衝突;本以為離開公職,改當律師可以改變狀況,卻發現當她站在人民這邊和國稅局打官司,卻怎麼打都輸。傅馨儀指出,課稅涉及憲法保障的人民財產權及生存權,不容高壓強權剝奪,當人民權益被剝奪侵犯時,一定要團結起來,爭取和維護自身應有的基本人權。行政救濟程序目前未落實訴願程序言詞辯論及陳述意見權,且法官專業稅務訓練不足,人民幾乎都敗訴,制度亟需改革,建置納稅人權利保護官制度實有必要。租稅正義需要人人持續關注,能維護公理正義才能真正保護人民的賦稅人權。

    傅馨儀認為,人民雖有納稅的義務,但國稅局徵稅也要合理公正;臺灣近年備受關注的幾個重大稅務案件都令人難以理解,包括同名同姓的烏龍稅單,「雞排」、「飯糰」也可以當納稅義務人,就連律師都是稅災戶,還有太極門弟子贈與敬師禮,即使法院已判其非補習費,但國稅局仍不採信,如此蠻橫無理!

    台北大學不動產暨城鄉環境系彭建文教授以土地徵收為例,探討政府究竟是人民權利的守護者還是侵犯者?土地徵收是基於國家對土地之最高主權,依法定程序,剝奪人民財產權,用以增進社會公共利益的手段。影響所及包括人民的財產權、工作權、生存權、生活環境與方式等,所以政府進行土地徵收應非常嚴謹、謹慎,除非具備非常充足、具體的公益性與必要性,且徵收範圍以其事業所必須者為限,否則不應為之。因土地徵收屬於非自願性強制購買,即使補償價格高於市價,若不具備公益性與必要性,仍屬浮濫徵收,例如引發激烈抗爭的苗栗大埔事件等。

    彭建文強調,土地徵收條例乃規範與限制政府的土地徵收行為與程序,而非鼓勵政府積極進行土地徵收;同樣的,稅法應是限制政府課稅行為,行政機關不應任意擴張解釋,避免侵犯人民的賦稅人權。他指出,對於一個長期提倡修身養性、端正社會風氣、積極協助國家進行國民外交的民間團體太極門,政府本應大力協助與補助,何忍讓其賦稅人權長期被侵犯?他引述美國人權鬥士馬丁路德金恩的一段話:「最大的悲劇不是壞人的囂張跋扈,而是好人的過度沉默。」強調面對不公不義時,改善的契機就是小蝦米人民的團結,給行政部門壓力,才能贏大鯨魚。

    聯合國世界公民總會(台灣)人權觀察員翁意茹律師表示,現代民主法治國家為了避免濫權,設立救濟制度,讓人民能夠對抗違法的行政機關。但在臺灣,依據台北商業大學黃士洲副教授統計100~102年稅務訴訟,人民勝訴率只有6.11%,人民打行政訴訟的勝訴率非常低,無法獲得有效的救濟。

    翁意茹以具指標性的太極門稅務冤案為例,民國85年發生的太極門案件,96年刑事法院已經透過三級三審確定太極門無罪無稅,認定「弟子贈與掌門人之敬師禮,既屬贈與性質,依所得稅法第4條第17款屬免稅所得」,以及「弟子間需要而統一購買練功服等代辦品,由師兄姊代辦,並非營利販售」,與掌門人夫婦無關;此案並創下台灣社會矚目性案件無更審紀錄的首例;遭違法羈押之太極門師徒更於98年全數獲得國家冤獄賠償,證明本案自始就是一件因檢察官違法濫權而導致的莫須有冤案。

    翁意茹表示,從刑案衍生的稅案卻持續糾纏著太極門,縱使行政法院已4次判太極門勝訴,國稅局仍違法一再開出稅單,嚴重侵害太極門師徒受憲法保障的財產權及訴訟權。「太極門稅案這並不是個案,而是通案。」翁意茹引述前司法院大法官兼副院長城仲模在正大出版社出版的「明白」推薦序中提到:「我們希望追求真正的正義,人民的權益和人權應該受到憲法和法律的保障。希望政府機關要善用公權力,不能恣意濫權,不能只考慮國家稅收的偏差裁量問題,而不顧事實的存在,背對正義。」

    當天講座結束後,與會的退休人士廖小姐表示,以前只知道繳稅是義務,但不知道不合理的賦稅其實是對人權的傷害。聽完講座讓她知道更多常識,瞭解平常的理解或許並不是正確的。1945年德國牧師馬丁.尼穆勒(Martin Niemoller)曾有這麼一段名言:「剛開始納粹來抓共產黨人,我沒有站出來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黨員;接着他們又來抓社會黨人和工會會員,我沒有出來說話,因為我兩者都不是;後來他們來抓猶太人,我還是沒有出來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最後當他們來抓我的時候,已經沒人能站出來為我說話了。」當公權力無法保護小老百姓時,唯有全民意識覺醒,團結一致,挺身捍衛自身的權益,才有可能改變不合理的制度,防止公權力繼續違法濫權。

新聞報導

用良心喚醒地球力 2025世界地球日線上論壇共譜愛與行動

2025年4月22日為第55屆世界地球日,太極門文教基金會、和美基金會、良心時代運動(ANEOC) 、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與世界之愛和平總會等主辦「用良心永續發展護衛地球」線上論壇,響應今年主題「地球力」,希望串聯你我心中的愛與良心,用實際的行動護衛地球。

世界地球日呼籲以「良心」啟動「地球力」

2025年4月22日迎來第55個世界地球日,全球193國、超過10億人共同響應。今年主題「地球力(Our Power, Our Planet)」強調凝聚公眾力量。太極門文教基金會、和美基金會及良心時代運動(ANEOC)網站攜手主辦「用良心永續發展護衛地球」線上分享會(https://youtu.be/35ASpEy2Yfk?t=5185),邀請電商業界Ann、健身與永續生活品牌教練典典與湘湘分享實踐經驗,強調良心是永續的核心力量。

教宗方濟各辭世 太極門掌門人洪道子博士緬懷會晤情誼

梵蒂岡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於2025年4月21日安詳辭世,享壽88歲,各國領導人與各界紛紛哀悼。方濟各的靈柩於23日移至「聖伯多祿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開放三天供民眾瞻仰教宗儀容。全球各地舉辦教宗方濟各追思彌撒,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在台北總主教公署舉辦彌撒及追思禮儀,4月24日太極門弟子代表一行九人前往悼念,並參加後續的追思彌撒,尤其代表洪道子博士致意,表達共同促進世界和平,實踐教宗方濟各遺願。

人民的教宗方濟各 跨越宗教和平共存

2025年4月21日天主教第266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榮歸主懷,享壽88歲。梵蒂岡發表聲明,感念教宗一生對上主與教會的奉獻,是忠實勇敢的福音實踐者。全球各國元首及各界領袖紛紛表達追思。世界之愛和平總會會長洪道子博士讚揚方濟各教宗:「作為一位卓越的精神領袖,聖座以其堅定不移的慈悲、謙遜和奉獻精神,深刻影響了無數人的生命。

太極門弟子快閃薩爾茲堡 音樂牽起良心共鳴

【記者Emily Hu/Austria報導】“Conscience!””Love and Peace!”由太極門等團體所組成的世界之愛親善文化訪問團志工們用燦爛的笑容、滿滿的能量為世界送上誠摯的祝福。為迎接第六屆國際良心日,並帶來聯合國通過國際希望日的好消息,親訪團一行近70位志工來到6年前舉辦「國際良心日」全球啟動的音樂王國奧地利,並於4月5日造訪音樂神童莫扎特的故鄉薩爾茲堡(Salzburg),沿途有多位民眾在了解國際良心日等宣言的意義後,欣然加入連署的行列。

響應「世界地球日」 用教育啓發孩童良知 守護家園守護地球

每年的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今(2025)年恰逢世界地球日55周年,以「地球力」(Our Power, Our Planet)為主題,號召全球凝聚力量,推動政府與企業加速能源轉型,在2030年前將再生能源發電量提升三倍。響應世界地球日,由太極門文教基金會、和美基金會、良心時代運動(ANEOC)主辦的「用良心永續發展護衛地球」線上分享會,有15位分享人提供改革與行動的良心建言,來共同守護我們的地球。

良心發電,改變世界!太極門世界地球日論壇凝聚守護地球的力量

為響應2025年4月22日第55屆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與世界之愛和平總會攜手舉辦線上論壇。第三場論壇於當日下午1點30分至3點舉行,邀請劉士州議員、游永滄分會長、林俊德教授等14位來自政界、學界與民間團體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永續發展的實踐與未來。

慶祝第六屆國際良心日 太極門環北道館舉辦良心故事分享會

為慶祝第六屆國際良心日,太極門環北道館於4月5日舉辦良心故事分享會,邀請良心攤商陳玉嬌、陳雪玉姊妹分享,為食材把關,形成善的循環的美好故事。

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50週年論壇 良心與行動

世界公民的理念是永續地球的力量!4月1日是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AWC)成立50週年,也是台灣總會成立25週年紀念日,當晚於太極門內湖道館舉辦論壇,世界公民總會主席瑞內·瓦德羅博士頒發「全球和平貢獻獎」給世界公民總會副主席洪道子博士,論壇指出,世界永續的前提是和平,和平的關鍵在於良心,世界公民的責任在於行動,希望秉持良心做對的事,為社會帶來快樂與正向力量。

第六屆國際良心日:日常生活展現良心 行動守護地球未來

慶祝第六屆國際良心日,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良心時代運動等民間團體於4月5日舉辦線上慶祝活動「用愛與良心改變世界」。面對當前全球災難頻傳,與會各界踴躍提出建言,來自不同背景的分享者以真實故事說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實踐良心,內容涵蓋良心教育、飲食選擇、環境保護與人際互動,強調良心行動對個人、社會乃至地球所帶來的深遠影響,並傳遞出共同的訊息:「良心,是行動的根本,是改變的力量。」

更多